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新能源电池行业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持续攀升,锂电池作为主流产品,其生产过程中的精准追溯已成为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。激光打标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、永久性的标识手段,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,它为每一块电池赋予了独一无二的“身份证”。
一、行业痛点与需求
新能源电池在生产制造、溯源管理及产品品质提升中,面临以下几个突出痛点:
追溯信息需求迫切:电池产品需记录原材料批次、生产工艺、生产日期等全生命周期信息,传统喷码方式易磨损脱落,导致信息丢失,无法满足严格的质量追溯要求。
材料加工适应性挑战:电池壳体普遍采用纯铝材质,极耳则为铜材,传统打标方式可能存在识别不稳定、有深度不能修改(如MOPA激光器打灰码)等问题。
高速产线节拍匹配:传统打标方式效率不足,无法匹配高速自动化产线的生产节奏,影响整体产能。
标识质量与可靠性:直接部件标识(DPM码)易受磨损、反光或低对比度干扰,要求打标结果必须具备极高的耐磨性、耐腐蚀性,并能抵抗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因素。
环保与安全压力:传统如电化学标识等加工方式对环境存在污染,且需要去除防腐剂,而激光打标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方式,则避免了这些问题。
二、我们的解决方案
针对以上痛点,我们推出新能源电池专用激光打标系统解决方案:
高性能激光器选型:
针对铝壳:采用光纤皮秒激光器,实现“打黑”效果,对比度高、边缘清晰,无触感且可擦除重打,极大提升打码灵活性与良率。
针对铜极耳及其他材料:可选用纳秒光纤激光器(如锐科20/30/50Qmini),具备优异的抗高反能力,打点一致性好,能实现高速、精细的标记。
智能化集成控制:
系统可深度集成高精度扫码检测模块,实现“打标-检测-分选”闭环控制。对不良品自动分流,确保数据链不断裂。
支持与MES、ERP等生产管理系统无缝对接,通过与工业总线实现毫秒级同步通信,确保信息实时上传。
定制化工艺支持:
拥有丰富的工艺数据库,可根据客户提供的不同材料适应打标算法,确保各类表面的二维码对比度均≥90%,满足国际标准。
自动化与柔性生产:
设备可灵活集成于产线中,支持自动化上下料,并可配备CCD视觉定位系统,实现高精度对位打标,适应高速产线节奏。
三、应用场景示例
电芯壳体打标:
在动力电池铝壳表面激光雕刻二维码,承载从原材料到出厂的全流程追溯信息,扫码等级稳定达A级。
极耳打标:
在铜极耳上实现高速、精细的二维码标记,无热影响,保证电池性能安全。
电池模组与PACK包追溯:
对模组外壳和PACK包进行标识,方便后续环节的扫码枪可靠采集信息,构建完整数据链。
电极片与隔膜打标:
适用于电极片、隔膜卷材等材料流程的条码管理,实现从材料到成品全程数据无缝采集。
四、技术特点
永久精密标记:采用非接触式冷加工(紫外)或热加工(光纤)工艺,标刻内容永久清晰、耐磨耐腐蚀,不会因环境侵蚀或机械振动而模糊。
高效高速:皮秒激光打黑方案打标一组二维码仅需1.48秒,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超50%,完美匹配高速产线。
无感无损:皮秒激光热影响极小,不伤基材、不留凹痕,二维码区域无触感,特别适用于对表面有严格要求的场合。
高灵活性:支持擦除重打,极大提升打码灵活性与良率2。
智能闭环:集成实时检测与分拣,形成智能闭环控制,确保100%正确检测率,杜绝不良品流出。
强大兼容性:支持多种工业通信协议(如OPC UA、Modbus TCP),易于集成到现有自动化生产线中。
五、典型设备参数(可根据需求定制)
参数项目 | 参数详情或选项 |
激光类型 | 光纤激光器(纳秒/皮秒)/紫外激光器 |
激光波长 | 1064nm(光纤)/355nm(紫外) |
额定功率 | 20W/30W/50W/100W (光纤纳秒);100W(光纤皮秒) |
打标范围 | 标准配置:100×100mm-300×300mm(可定制更大幅面) |
打标速度 | ≤7000mm/s(纳秒) ;≤10000mm/s(皮秒,高效场景) |
最小线宽 | 0.01mm |
重复精度 | ±0.001mm |
最小字符 | 0.2mm |
冷却方式 | 风冷 |
电力需求 | AC220V/50Hz |
可选配置 | CCD视觉定位系统、自动化上下料机构、集成扫码检测模块 |
请注意:以上参数为典型配置,我们深知不同产线和工艺的差异性,支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进行全方位定制,包括激光器功率、工作台面、集成方案等。
在新能源电池产能全球争夺战中,每0.1秒的效率提升都关乎竞争优势。我们的激光打标系统解决方案,旨在通过高速、精准、可靠的标识技术,为您的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数据链,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、优化生产工艺、强化品牌形象,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